哲學家之戀- 困迫
“愛是什麼?愛這樣東西,在人體的哪一個部份?把人體解剖了,是否就能見到愛?“
哲學家平時都愛一個人生活.他盡量避免跟別人交住,所以他在上街時大都東張西望,彷彿街上的途人都盯着他似的。他到便利店去買香煙的時候,多數都在店外先掏出鈔票,再到收銀處以最快的速度跟店員說:“一包xx牌香煙!”輕聲的,再急急地遞上鈔票,迅速離開便利店。若困這個地方是有自動售賣香煙機的話,我想他可是一輩子也不會踏入便利店半步的!
他也盡量不跟身邊的人打招乎。有一回他深夜到街上散步,回來的時候,大堂的管理員跟他打了個招乎,說:“張先生,你好?剛下班嗎?”
當眾人都以為他會不理睬的時候,他竟笑容滿面的對着管理員說:“不是啊!我只到街上散步而巳。啊!你何時下班呢?七時正嗎?辛苦你了!”
其對答如流,從容不迫,真教熟識他的人大跌眼鏡。可經此一役之後,他再也也不會經由大廈正門回家。他每次散步完之後,都會在後樓梯逐級逐級的走上四樓的家中。
其實他並不是不善交際,他只是不想交際。對他來說,跟陌生人的交談是最吃力的。他逃避交際的原因不是要節省時間,反正他時間多的是.他只是覺得,他的一舉一動都是自己的事,為什麼要跟別人匯報?他尤其討厭管理員的那一句:“張先生,剛下班回家嗎?”這簡直是一種私隠的侵犯!他總得自己的個人空間並不局限於家中,而是整個世界。他每當踏入一片空間時,那裏就是他的領域,外人不容干擾.
哲學家在公園時的舉動都可說是一個有趣的奇境。他不會在多人的公園,他要靜靜的,最好是一個人都沒有的散步徑。當他坐在公園的長櫈抽煙時,若果有其他人加入,他就會主動走開。他並不是那種不肯跟人分享長櫈的自私鬼.他只是不想自己的空間被人破壞.
他喜愛大自然.基本上除了出現在大自然中的人之外.他喜愛大自然的一切。有一次他見到一隻青蛙從草叢跳出了散步徑.由於散步徑四週都是高聳的圍牆,青蛙不能夠跳回草叢之內。他見狀立即嘗試用手把牠扔回草叢內。可惜我們那位可愛的哲學家是一位極度害怕蛇蟲鼠蟻的人,雖然他並不討厭蛇蟲鼠蟻。
他首先用手指頭輕輕的接觸青蛙的背部.但當他要按下去的時候,青蛙都會跳走.花了五分鐘,他終於鼓起勇氣用手指按在青蛙的背部.但跟隨其後的是一個冷顫。哲學家的手指和青蛙的背部接觸之際,他竟害怕郅往後摔了一個大跤。又過了十分鐘,他苦苦思量之下終於到公廁拿了一個大水桶,然後像牧羊人一樣用樹枝一步步的把青蛙趕入水桶內,成功後再往水桶注水,之後一口氣把水和青蛙潑入草叢,整個過程用了三十分鐘。
他並不覺得自己救了青蛙一命,說不定青蛙是要逃避別的動物的獵食才跳出散步徑的。他只被青蛙在散步徑之上試圖跳過一米高的圍牆而失敗的苦況所打動.延綿幾百米的圍牆,把散步徑和草叢完全隔絶。哲學家覺得自己就青蛙一樣,被一橦又一橦幾百米高的大廈團團包圍:“我跟青蛙其實沒有兩樣!”他暗暗的說着,再從後樓梯走上自己的單位.
2007年1月11日 星期四
哲學家之戀- 虛擬人生
哲學家之戀- 虛擬人生
哲學家曾幾何覺得這個世界其實是假的,人類每天所見到的一切.其實只是虛擬的幻象.
不是嗎?難道我們的大腦不是一個被輸入了一個又一個程式的中央處理器嗎?我們每天所見到的一草一木,藍天白雲,不就是我們大腦中的程式所定義出來的嗎?
我們以眼睛看這個世界,我們看見了天是藍色的,大海是綠色的.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還是我們大腦的程式告訴我們:看,這是海,這是藍色的.看,這是火,這是紅色的!
又例如一隻狗,牠大腦的內的程式跟我們人類的不一樣.牠大腦內的程只告訴牠,這個世界是沒有顏色的.其實牠根本不可能理解何謂顏色,因為自那隻狗出世至今,牠就是活在沒有顏色的世界內.
由此可見,我們生物對這個世界會有什麼樣的認知,就全憑我大腦內的程式怎樣設定.若果我的大腦要我看到所有的球體都是正方形的,那麼我們將會見到一個正方形的月亮.而我們面對的那個宇宙,都是假的.科學家說:看!這就是距離我三千光年的什麼什麼星雲!......這是不折不扣的廢話!這難道不就是我們大腦內的程式所告知我們的幻象嗎?
人們的思想去到這個境地,一定會陷無盡的迷網中:究竟人生還有什麼意義?人們會遏力尋找這個虛擬人生之內唯一真實的東西.迷糊中,世上唯一不會騙人的就是意志...他們的個人意志,最起碼意志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是假的,所謂的唯意志論,大概是這樣形成的.
可以肯定的是,將來會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這個世界是假的.或者用科學一點的語言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大腦中的某個程式所定義的.他們進一步會想到,與其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上作無謂的努力,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控制大腦的那個程式上面.他們會想到:只要明白這大腦程背後的秘密,就可以控制世界上的一切,因為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這條大腦方程所定義出來的.說得簡單一點,當他們控制了這條方程式,就可以用意志控制一切.
哲學家想象得到,在未來一百年,地球上會有一半以上的人躺着生活!
當然,我們那位瀟灑的哲學家一早就從這種可怕的思維中解脫出來了!
是的,他終於都清醒過來了.
哲學家曾幾何覺得這個世界其實是假的,人類每天所見到的一切.其實只是虛擬的幻象.
不是嗎?難道我們的大腦不是一個被輸入了一個又一個程式的中央處理器嗎?我們每天所見到的一草一木,藍天白雲,不就是我們大腦中的程式所定義出來的嗎?
我們以眼睛看這個世界,我們看見了天是藍色的,大海是綠色的.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還是我們大腦的程式告訴我們:看,這是海,這是藍色的.看,這是火,這是紅色的!
又例如一隻狗,牠大腦的內的程式跟我們人類的不一樣.牠大腦內的程只告訴牠,這個世界是沒有顏色的.其實牠根本不可能理解何謂顏色,因為自那隻狗出世至今,牠就是活在沒有顏色的世界內.
由此可見,我們生物對這個世界會有什麼樣的認知,就全憑我大腦內的程式怎樣設定.若果我的大腦要我看到所有的球體都是正方形的,那麼我們將會見到一個正方形的月亮.而我們面對的那個宇宙,都是假的.科學家說:看!這就是距離我三千光年的什麼什麼星雲!......這是不折不扣的廢話!這難道不就是我們大腦內的程式所告知我們的幻象嗎?
人們的思想去到這個境地,一定會陷無盡的迷網中:究竟人生還有什麼意義?人們會遏力尋找這個虛擬人生之內唯一真實的東西.迷糊中,世上唯一不會騙人的就是意志...他們的個人意志,最起碼意志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是假的,所謂的唯意志論,大概是這樣形成的.
可以肯定的是,將來會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這個世界是假的.或者用科學一點的語言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大腦中的某個程式所定義的.他們進一步會想到,與其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上作無謂的努力,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控制大腦的那個程式上面.他們會想到:只要明白這大腦程背後的秘密,就可以控制世界上的一切,因為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這條大腦方程所定義出來的.說得簡單一點,當他們控制了這條方程式,就可以用意志控制一切.
哲學家想象得到,在未來一百年,地球上會有一半以上的人躺着生活!
當然,我們那位瀟灑的哲學家一早就從這種可怕的思維中解脫出來了!
是的,他終於都清醒過來了.
心是直排還是橫排
<<心是直排還是橫排>>
近日有一個計劃, 就是製作一個能夠以直排方式顯視中文的網頁.
的確, 作為一個中國人. 看直行排列的中文始終最快捷, 最舒服.
可當我閱讀橫排的中文時, 雖不及看直排的那麼順. 卻沒有難受的感覺, 起碼不會像閱讀由右至左排列的中文時那麼辛苦.(民國時的電影字幕由右至左排, 這簡直是世界上最愚蠢的發明) 雖說香港人久受英文教育, 可是英文不那麼普及的日本, 韓國以至中國大陸的網頁及大部份書籍內的文字都是橫行排列的. 這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若果閱讀橫排字真的那麼痛苦的話, 它理應一早被淘汰才對, 為什麼橫排中文反而愈來愈來普遍呢?
問題是: 現代人以什麼心態去看待文字. 還記得政府那些冗長得要命, 且一點中文味都沒有, 寫在各式各樣政府公函上的條款嗎? 政府根本不預算你會看完全文. 同樣道理, 直排中文網頁之所以不流行, 就是因為很少人會在網上閱讀. 就算閱讀, 往往都是短文一篇. 至於是橫排直排, 倒不是最重要了.
其實看直排中文, 最大的好處莫過於那機關槍式的連橫掃射, 只要眼睛一掃, 千字百句隨即捲入眼簾. 但這正是橫排中文存在的原因.
因中文字的特別的直體設計, 我們看直排文章的第一個字時, 它會自動跟第二個字連接, 繼而引發連鎖反應, 不由自主的看畢全文.
至於橫排的中文, 閱讀時就欠缺這種連鎖反應了. 看完一個字之後不會自動的跳到下一個字. 好處是字與字之間留有距離, 讓心靈有空間思考. 而英文的設計是讓讀者看完了整個英文字內的所有字母之後, 將字母拼為音節, 繼而將音節結合以逹至認字. 所以英文一定是橫排的.
我身為中國人當然不知道西人閱讀英文時的速度如何. 但我總覺得看英文就像看橫排的中文一樣.
其實不要太害怕橫排中文會取代直排中文.
另外我在網上看到一位中國大陸的朋友說: "寫網頁宜用簡單字, 因繁體字的密度太高, 難以閱讀." 但這只是技術問題.有朝一日, 個人電腦一定會進化為電子書, 當人們都拿着這些電子書捧讀的時候, 直排繁體字會再度流行; 另外我們再不會用細明體這些方方正正的電腦文字, 而是用回標準的楷書體.
在這裏說一點題外話: 不要以為處理好中文的問題就不用學英文. 在那橫行中文即將廢去的未來, 學習英文尤為重要. 要知道英文那種跟直排中文完全相反的特性就像橫排中文一樣, 讓心靈有空間去思考.
中文代表的是垂直的思維. 英文代表的是橫向的思維.
作為一個人, 要盡用自己的心, 我們的心不是橫排的, 也不是直排的.
我們的心是立體的, 橫向直向任意飛翔.
一個人只懂得中文, 不是一種驕傲, 而是一種束縛. 一種不能盡用心靈的束縛.
近日有一個計劃, 就是製作一個能夠以直排方式顯視中文的網頁.
的確, 作為一個中國人. 看直行排列的中文始終最快捷, 最舒服.
可當我閱讀橫排的中文時, 雖不及看直排的那麼順. 卻沒有難受的感覺, 起碼不會像閱讀由右至左排列的中文時那麼辛苦.(民國時的電影字幕由右至左排, 這簡直是世界上最愚蠢的發明) 雖說香港人久受英文教育, 可是英文不那麼普及的日本, 韓國以至中國大陸的網頁及大部份書籍內的文字都是橫行排列的. 這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若果閱讀橫排字真的那麼痛苦的話, 它理應一早被淘汰才對, 為什麼橫排中文反而愈來愈來普遍呢?
問題是: 現代人以什麼心態去看待文字. 還記得政府那些冗長得要命, 且一點中文味都沒有, 寫在各式各樣政府公函上的條款嗎? 政府根本不預算你會看完全文. 同樣道理, 直排中文網頁之所以不流行, 就是因為很少人會在網上閱讀. 就算閱讀, 往往都是短文一篇. 至於是橫排直排, 倒不是最重要了.
其實看直排中文, 最大的好處莫過於那機關槍式的連橫掃射, 只要眼睛一掃, 千字百句隨即捲入眼簾. 但這正是橫排中文存在的原因.
因中文字的特別的直體設計, 我們看直排文章的第一個字時, 它會自動跟第二個字連接, 繼而引發連鎖反應, 不由自主的看畢全文.
至於橫排的中文, 閱讀時就欠缺這種連鎖反應了. 看完一個字之後不會自動的跳到下一個字. 好處是字與字之間留有距離, 讓心靈有空間思考. 而英文的設計是讓讀者看完了整個英文字內的所有字母之後, 將字母拼為音節, 繼而將音節結合以逹至認字. 所以英文一定是橫排的.
我身為中國人當然不知道西人閱讀英文時的速度如何. 但我總覺得看英文就像看橫排的中文一樣.
其實不要太害怕橫排中文會取代直排中文.
另外我在網上看到一位中國大陸的朋友說: "寫網頁宜用簡單字, 因繁體字的密度太高, 難以閱讀." 但這只是技術問題.有朝一日, 個人電腦一定會進化為電子書, 當人們都拿着這些電子書捧讀的時候, 直排繁體字會再度流行; 另外我們再不會用細明體這些方方正正的電腦文字, 而是用回標準的楷書體.
在這裏說一點題外話: 不要以為處理好中文的問題就不用學英文. 在那橫行中文即將廢去的未來, 學習英文尤為重要. 要知道英文那種跟直排中文完全相反的特性就像橫排中文一樣, 讓心靈有空間去思考.
中文代表的是垂直的思維. 英文代表的是橫向的思維.
作為一個人, 要盡用自己的心, 我們的心不是橫排的, 也不是直排的.
我們的心是立體的, 橫向直向任意飛翔.
一個人只懂得中文, 不是一種驕傲, 而是一種束縛. 一種不能盡用心靈的束縛.
訂閱:
意見 (Atom)